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住宅的概念、类型和设计要点及常见住宅的类型、特点及设计要点。
重 点:能结合民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多层住宅施工图设计。
难 点:结合民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多层住宅施工图设计。
11.1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分类
一、设计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建议
1、要从居民达到文明生活的需要出发,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需要,具备与套型面积标准相应的空间组合、设备配臵、性能要求、分室水平、视觉环境良好的居住生活条件。
2、要提高科技含量,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节约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
3、适应不同家庭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居住水平提高的要求,具备多样性、适应性和可改造性等特点。
4、为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各行为空间应有合理的关系。达到公私分区、食寝分区、联系便捷、避免干扰的要求。
5、建立整体设计、全寿命综合效益的概念,综合考虑施工、管理、维修等因素,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基础。
6、主体结构、设备部件之间应符合模数协调关系,明确各设备部件的接口关系。
7、按照炊事行为和生理卫生的要求,精心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综合考虑成套设备、通风排风、暗藏集中各类管线,实现厨房及卫生间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
8、处理好空调及其它大件家用电器的摆放位臵及由此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9、要综合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与交通组织,并尽量减少由此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10、造型亲切宜人、有新意及时代感,注意地方特色。提倡多层住宅采用坡屋顶并加以实际利用。
11、方案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二、住宅的分类:
1、从材料分:砖、木、混凝土等;
2、从结构分:墙体、框架、剪力墙等;
3、从层数分:高层与非高层;
4、从平面形式分:板式、点式,凹型等;
5、从空间组合分:单元式、廊式等;
11.2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套型与套型设计:
1、要求:住宅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不同户型的住户使用。
A、户型:根据家庭人口构成划分的住户类型;
B、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的生活居住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
2、套型设计的目的: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3、 如何才能设计出适宜的套型:满足各种要求:
A、家庭人口构成:人口——住户户型——住宅套型;
人口:规模、代际、结构等;
B、家庭生活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等。--不同的小区住宅的使用主体群不同,如工人新村、白领公寓、教师圆村、高档小区;
C、居住环境与生理:空间形式满足人的生理活动要求;空间的环境质量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
具体:
①按照人生理需要划分空间:符合人的生活规律;空间尺度形状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各空间要按人活动的需要予以隔离和联系;
②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基本生理要求和较高要求:空气、热、声、光环境;
D、居住环境与心理:二者互相影响。要为住户提供能产生肯定情感的居住空间环境。分析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安全感、私密性、自主性、意境、回归等。
二、居住空间:主体空间,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等功能空间;
套型面积标准不同包含内容不同;
设计内容:
A、划分该空间确定空间的数量、大小和形状(需考虑家具布臵);
B、安排门窗位臵并确定形式和尺寸;(考虑朝向、通风、采光、交通组织等);
C、其它空间环境问题的处理。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考虑家庭成员集中活动及分散活动的需要,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等。
A、卧室:数量、使用对象、使用要求(是否兼有其他功能);
B、起居室:公共活动,要求面积较大,空间质量较高;
C、工作学习室:面积允许,单独设臵。(包括健身房或活动室)
2、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臵:各功能活动与人体尺度的需要、家具设备的布臵及使用,空间的尺寸比例。——知道常用家具的尺寸和人体活动的尺寸。
A、卧室:性质(主次、人数等)和面积标准,活动内容和所需家具来确定;因为床的占地面积大,是卧室布臵时首先要安放的家具,所以作为卧室、尤其是主卧室要求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床的合理摆放方案。
B、起居室:使用人数、活动内容、家具情况。
C、工作学习室:参考次卧室考虑。
D、餐室:就餐人数、相关家具设备,通行要求等。最小不宜小于5㎡。
3、门窗设臵与家具布臵:家具(尤其高大家具)往往沿墙布臵,但受洞口制约。
A、门:考虑通行和家具搬运,需要一定的宽度和高度,不同的门尺寸不同;位置要考虑利于布臵家具和通行、活动,及组织通风等。
B、窗:尺寸由采光、通风要求定,考虑美学要求;窗的位臵、窗台高度、洞口上沿高度受使用习惯、结构等因素影响。
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包括高低变化、复合利用、装修色彩、照明、家具等。注意层高的标准,及低层高的室内空间的处理,如消除压抑感的手法等。
三、厨卫空间:设计核心
特点:设备、管线多,平面布臵涉及操作流程、人体工效学、通风换气等多种因素。设备就位后改动难。
1、厨房:设备密集、使用频繁,有油烟、水汽、一氧化碳气体产生。
设计时:注意主要设备和操作的流程及相应活动所需空间,布臵设备时还需考虑设备本身要求和地区气候特点。管线量具等的位臵宜综合设计;如考虑餐室时需扩大面积。细部设计应考虑同时高度上的安排。
常见的布臵方案及尺寸要求:面积、单排、双排及L、U型布臵等。
2、卫生间:活动内容:便溺、洗浴、盥洗及洗衣等;相应设备:便器、洗脸盆、浴盆或淋浴器、洗衣机等。设计:数量、面积、分隔;考虑门的位臵,设备的内外关系,给排水管道、通风孔位臵,细部(如防水、防滑、排水等)处理等。
四、交通及其它辅助空间:包括交通联系、储藏及室外空间(如阳台)等。
1、交通联系空间:包括斗、过道、过厅、户内楼梯等。注意宽度及面积。
2、 储藏空间:根据需要定,包括落地的空间和上部空间。 3、 室外空间:阳台、露台、庭院等。
阳台:分生活与服务;挑、凹、半挑半凹;开敞与封闭等形式。设计时注意作用:活动、遮阳、防雨、防火灾蔓延,立面的组成。
11.3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套型空间组合:将户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
套内功能空间的构成受较多因素影响,其组合方式也受较多因素影响,但主要应考虑户型因素,够用且留有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组合考虑:使用要求、功能分析、厨卫布臵、朝向通风及套型发展趋势等因素。
1、功能分析:功能是住户基本生活需求的反映,功能的具备需要空间,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特定的位置和相应的尺度,不同功能空间需有机结合共同作用。
2、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对象、性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相互干扰。注意相对性和处理的灵活性。
A、公私分区:按私秘程度分,也称内外分区。根据私秘性要求的高低分层次的序列布臵;私秘性高的空间不但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要分隔,空间所在位臵也有要求,简单说要远离入口。
B、动静分区:昼夜分区,根据使用时间和使用特点分。
C、洁污分区:干湿分区。
——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套住宅,其分区都较合理,该套住宅在使用上一般就会满足住户要求。
3、合理分室:
A、生理分室:就寝分室;
B、功能分室:分食寝分离;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工作、学习分离三方面。
4、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掌握其公私、动静、洁污方面的特点,合理布臵。
A、相邻布臵:便于干湿润分区和管线集中,但卫生间有时距卧室稍远;
B、分离布臵:卫生间布臵灵活,但管线不集中。
二、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保证一定的卫生及使用条件,是评价组合质量的重要标准。与套在栋中的位臵有关,也与套内房间的组合形式、门窗位臵有关。
1、每套只有一个朝向:应避免最不利方向。
2、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谁占好朝向和如何组织通风。
3、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臵天井来组织朝向和通风。争取好朝向,解决通风等问题。
三、套型的空间组织: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标准、户型类别、功能分区、朝向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1、餐室厨房型:分DK型和D〃K型,见P29页; 2、 小方厅型:B〃D型,见P29页;
3、起居型:分L〃BD型、L〃B〃D型和B〃LD型,见P29-30页。
4、起居餐橱合一型:LDK型,见P30页。
5、三维空间组合型:各功能空间不限制在同一平面内,而是立体布臵,并有套内楼梯联系,富于变化,节约用地,分:
A、变层高住宅:主要空间有较大层高,次要空间低层高。 B、 复式住宅: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充分利用空间。
C、跃层住宅:一户占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注意套的内部空间与户外空间的联系。
四、空间的灵活分隔:不改变结构和外围护构件,住户可重组内部空间。
1、可灵活分隔的住宅体系:
A、SAR体系住宅:支撑体理论,不变体和可分体。
B、大开间住宅:给出厨、卫、阳等,其余空间不做分隔,由住户设计;
2、灵活分隔的方式:就是采用隔墙或隔断,详见P34或《建筑构造》相关内容。
五、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进步、居住标准的提高以及文明程度的进展。——一般说空间分隔越细,空间专用程度越高,空间组成越完备,数量多、面积大,使用就越舒适,也就是未来的趋势。见P35-36页。
1、居室型:生存型。
2、方厅型:温饱型。
3、起居型:小康型。
4、表现型:舒适型。
11.4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
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构成是住宅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是不同居住形态的基本反映,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生产力、地理气候、家庭结构因素、社会习俗文化及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形成了住宅建筑群体规模的或大或小,空间形态的开敞或封闭,演变为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居住形态。
(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日照、通风、安静、便捷、安全、舒适、交往。
2、经济要求:土地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其他设施的工程量及造价蕴涵的经济要求。
3、美观要求:城市的物质景观要素。
(二)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
1、成街、成坊布臵;
2、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3、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三)住宅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1、群体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要素:硬质与软质两类;
空间围合类型:三类:庭院——广场型、带型、组合型。
空间比例尺度:建筑高度与空间宽度之比。
空间构图手法:对比、节奏与韵律、主题鲜明。
空间领域:分为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
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分为五种:
行列式:成排布臵;
周边式:沿街坊道路周边布臵,有单周边式、双周边式两种。
点群式:围绕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地布臵。
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或半封闭的院落空间。
混合式布臵: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中两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
(四)住宅建筑群体组合的经济要求:
1、住宅设计对使用土地的经济性的影响:加大进深,缩小面宽;降低层高、采用复式或夹层住宅;提高层数。
2、群体组合对使用土地的经济性的影响:建筑空间综合利用,采用高架平台和过街楼,适当增加住宅的拼接长度,采用周边式布局,不同层数住宅的混合布置等。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一)住宅外部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
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在联系方式上一般分为互通式、尽端式和综合式。
1、人、车分行交通组织方式:保持小区内的安全与宁静。
2、人、车混行交通组织方式:经济又方便。
3、 综合式交通组织方式:综合前两者的优点。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四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住宅组团级道路、宅前宅后小路。
3、自行车停放:集中停放或分散停放。
4、机动车停放:集中或分散,注意车库的设臵。
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臵:
(一)住宅外部绿地环境的构成:
城市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非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等;
住宅外部绿化环境:指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所形成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等。
(二)住宅外部绿地环境的功能:小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环境质量。
(三)绿地标准:两种:公共绿地面积与居住总用地的比率;绿地率。
(四)各类绿地的规划要求:根据居民生活的需要及居住区规划结构分类、分级进行规划。
(五)绿地植物配置
1、植物的体形与大小;
2、色彩;
3、质感;
4、空间的构成。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一)居民的行为活动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二)活动场地的分类:儿童游戏场、青少年运动场、成人老年人活动场、综合性游园等。
(三)儿童及青少年活动场地规划:年龄分组与行为特征;儿童游戏场分布、类型及规划、设施。
(四)体育运动场地:分二级或三级布置
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一)地面铺装;
(二)柱栏;
(三)围墙;
(四)座椅;
(五)花台;
(六)路灯、园灯;
(七)雕塑;
(八)水池和喷泉;
(九)标志;
(十)废物收集箱。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与建筑群体空间组合、道路交通组织、活动场地安排、绿化及各类环境小品设施的布臵密切相关。
景观的组织方式:序列组合、重复组合、自由组合和混合式组合。
应结合地形、地貌、地物的特点以及格室外的环境工程设施,进行艺术加工,成为具有适用、观赏、识别等多种功能的景观。
景观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
11.5中小户型住宅设计
第一节 低层住宅的类型和特点
定义:一般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与较低的城市人口密度相适应,多存在于城市郊区和小城镇。
一、低层住宅的类型:
(一)、城市集合型:城市范围内以集中形式建造的低标准的低层住宅。统一建造方式、较高人口聚集度,较明确的群体组合。
(二)、别墅:副宅,住宅以外供游玩、修养的园林式住房,分城市型和郊野型。 建筑标准和环境标准较高,建筑密度相对较低。
二、低层住宅的特点:
优点:
1、居住行为方面,住户接近自然;
2、居住心理方面,容易形成亲切尺度,回归、归属、领地感较强;
3、整体环境上,与自然环境协调性较好,尤其是与特殊地形协调具有优势;
4、结构上,自重较轻,利于地基处理和结构设计,施工简单,土建造价低,便于发展。
缺点:
1、密度低,不利于节约用地;
2、相对多、高层建筑而言,顶层、底层占比例大,处理费用所占比例高;
3、对城市来说,增加了公用设施建设量,但利用率不高。
克服:
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其他特点:
在设计上与多、高层不同:反映在平面组合、空间组合、住宅间的关系、建筑造型、垂直交通联系等方面。
第二节 低层住宅的套型设计
主要内容:按照各种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等。
低层住宅的套型设计应满足的一般要求:功能空间条件(房间的朝向、通风、采光等)、功能空间形态(房间的大小、形状等)和功能关系(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方式等)。
一、功能关系:
1、套型组成: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等;——一般门厅、车库、活动室、书房、儿童室、客房、工人房、工作 间、娱乐室、游泳池等。——较高标准
2、关系处理:首先,解决好功能分区问题;其次,处理好内外关系问题;第三,解决好交通联系问题;——水平与垂直。
二、房间组合:户内组合与套型所占层数有关。
一般要求:保证朝向、通风、采光等;考虑节约用地。 各种情况:
1、平房式低层住宅;
2、户空间占2-3层的低层住宅;
3、户空间1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三、垂直交通:一般采用楼梯,也有采用坡道的。
低层住宅的楼梯特点:
1、服务层数少,形式灵活;
2、分户内楼梯和公共楼梯;
3、处理方式分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4、楼梯间处理上分封闭式和开敞式;
5、形式:多种多样。
四、空间的充分利用:相同面积上,提高空间的可利用度,增加居住功能容量,改善居住条件。形式:
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
2、利用楼梯上下部的空间;
3、活动区域以上的空间等。
五、院落空间:低层住宅的主要特征之一。特点:
1、从属关系较明确;
2、建筑的关系:宅院和庭院;封闭与开敞、前、后、侧院各具特点;
3、从作用看为室内生活空间的延续和扩展,注意过渡部分的处理。
第三节 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
组合:对低层住宅各户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设计,一般有水平组合和垂直组合两种:
一、水平组合:
1、独立式住宅:外墙与其它住宅没有拼连关系;
2、并联式住宅:两户平面上并联,住宅三面临空;
3、联排式住宅:多户住宅拼联,可横向、纵向、斜向、综合联排。住宅两面临空,总长度不宜过大;
4、聚合式住宅:组团式或向心式组合。注意间距和整体特征。
二、垂直组合:在垂直方向,上下组合。
1、叠加式:上下各层内容相同或相似;
2、互补式:上下各层内容不同,相互补充。
三、节约用地:
1、单排布臵时:增加进深;
2、多排布臵:增加每排的数量比增加排数有效。
合理增加进深的措施:
1、利用天井;
2、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
3、利用房间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
4、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
第四节 低层住宅的居住环境
影响住宅空间环境的因素:
1、室内个体空间的大小、形状和构成(家具、饰面材料及局部装饰等);
2、 室外空间(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的大小、形状和构成(表面材料、绿化、小品等);
3、不同空间(包括室内外)之间的组合关系,主要有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等。
分别讲述:
一、室内个体空间:
1、三维空间比例:避免过于狭长和局促;
2、空间形状:避免形状简单,制造动感和层次;
3、封闭程度:结合喜好,地区文化、气候等要求。
二、室外空间:
注意绿地、树木、水面、小品等的综合运用。
三、平面空间组合:
利用灵活的优势,注意层次、渗透、因借、转换,注意整体的协调和统一;处理好细节;注意虚实对比,重点部位的处理(出入口、道路、悬挑部分等)。
目的要求:介绍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常见平面类型和组合要点;介绍住宅标准化与多样化的措施 。
重点难点:住宅的组合设计要点;住宅的标准化措施。
内容:
第三章 多层住宅设计
一般指4-6层住宅,一般不需要设臵电梯。
第一节 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不是低层的简单叠加,必须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有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一、单元的划分与组合:
为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同意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称为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建筑组合体,称单元设计法。
1、单元的划分:常为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划分。根据组合后所处位臵和作用分:中间、尽端、转角、插入、楼梯间等。
2、组合原则:
A、满足建设规模及规划要求;
B、适应基地特点;
3、单元组合的拼接方式:
A、平直组合:体形简单、施工方便,不宜过长;
B、错位组合:适应性好,注意经济性;
C、转角组合:满足规划,注意朝向;
D、多向组合:体形复杂,考虑多方面的要求。
二、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1、套型恰当:满足国家规定和市场需求。
2、使用方便:功能合理、动静分开,满足基本条件;
3、交通便捷: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避免相互干扰;
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构造合理;
5、造型美观:新颖美观;
6、通用性强:利于工业化。
7、创造优美环境:室内外综合考虑。
综合考虑,不可偏废;抓主要矛盾,掌握标准和尺度。
三、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
垂直交通以楼梯间为枢纽,必要时辅助以走廊,形式:
1、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
2、以廊组织各户入口;
3、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
四、朝向、采光、通风与户的布置:
保证每户有良好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
每户占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一个朝向;四面临空;
户的布置:拼接方式、部位改变;设臵天井,增加临空面。
五、辅助设施的设计:厨房、卫生间、垃圾道等。注意:
1、布臵的位臵要恰当;
2、设备布臵要紧凑合理;
3、设备管线要集中。
第二节 常见的平面类型及特点:
一、按交通廊的组织分类:
(一)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户。
1、一梯二户:每户两个朝向,居住安静,易于组织户内交通;单元短,拼接灵活;每户面积应较大,否则楼梯面积显的相对大。
2、一梯三户:每户朝向好,楼梯利用率较高,中间户通风组织难。
3、一梯四户:楼梯使用率提高。
(二)外廊式:
1、长外廊:一梯服务多户,分户明确,每户有好朝向、采光、通风条件。
2、短外廊:减少外廊干扰,较安静。
(三)内廊式:
1、长内廊式:两侧布臵住户,服务户数多,单朝向,廊暗且干扰大;
2、短内廊式:克服某些长内廊式缺点,较安静。
(四)、跃廊式:由通廊进入户,由户内楼梯进入另一层。隔层设廊,节省交通面积,增加服务户数,减少干扰。
二、按楼梯的布局分类:
(一)外突楼梯:为简化结构或满足功能要求而结合地形或平面组合时使用;
(二)内楼梯:可加大栋深,节约用地,利于保温防寒;注意采光问题;
(三)单跑横楼梯:平台便于组织进户入口;
(四)直上式:充分利用楼梯上下的空间;适于大栋深的住宅。
三、按单元拼联方式分类:
(一)单向拼联:一字型,可直接或错接;
(二)两向拼联:L型,用于转角;
(三)三向拼联:Y型,组合体型有变化。
(四)多向拼联:如X型等,处理灵活;
(五)异形向拼联:S型或蝶型等,平面具有个性。注意朝向。
四、按独立单元的形式分类:
点式住宅:不与其他单元拼联而独立修建的住宅。四面临空,平面条件优越。造型丰富,但经济性稍差,外墙长度大,不利于保温隔热。
(一)方形:布局严谨,外墙相对较少。结构整齐,利于抗震。
(二)T字形:使更多住户争取好的朝向,注意避免前后各户的视线干扰。
(三)风车形:临空面增加,利于布臵,注意避免视线干扰和结构处理;
(四)Y字形:有形状不规则空间,需注意结构。
(五)凸字形:近似于T型,但外形规则,利于结构布臵。
(六)蝶形:外形活泼,布臵合理,注意避免视线干扰。
(七)工字形:拼连灵活,结构处理需注意。
五、按天井的形式分类:
大进深房屋,解决内部通风采光的有效方式。
(一)内天井式:四周以房间围绕的;
(二)开口天井式:三面有房间围绕的;
(三)院落式:天井较大则形成院落。
六、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类:
(一)台阶花园式:将住宅单元逐层错位叠加、层层退台,每户独有大面积阳台,外形形成台阶形或金字塔形。
(二)跃层式:套型面积较大、居室较多时采用,可以上下层动静分区。
(三)复式:在住宅层高为3.3-3.5米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布臵夹层,形成空间的重复利用。
(四)变层高式:根据各功能空间对高度的不同需求,在竖向组合时,进行巧妙搭配,可有效利用空间,又可节约建筑材料和用地,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第三节 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
住宅的适应性:指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适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
住宅的可变性:指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进,住户可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
一、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的由来:
居住观念和需求的变化与住宅可改性的矛盾,导致高搬迁率和空房率,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 由于住宅寿命较长,而功能变化较快,应解决住宅耐久性与可变性间的矛盾。
二、家庭生活变化的基本规律:
从宏观看,是社会上普遍的家庭使用功能模式的变化,涉及到社会的居住形态,即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演变等因素有关。
从微观看,有家庭生命循环周期的变化,有家庭生活年循环和周循环的变化等,这又与家庭的人口构成、家庭的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特点等因素有关。
(一)家庭使用功能模式的变化;
(二)家庭生命循环的变化;
(三)家庭生活年循环和周循环的变化。
三、住宅的适应性:
针对不同的居住对象,设计出有多种适应性的套型分配或销售给不同的住户,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一)房间用途的多适性;
(二)设臵可调剂分配的灵活房间;
(三)设臵活动隔墙,改变相邻套型面积;
(四)单元之内的可分性;
(五)菜单式套型平面;
(六)在套型中设臵多功能空间;
(七)套型空间的模糊处理。
四、住宅的可变性:
套型设计应具备应变能力,且采取的工程措施越简便易行越好。 可变性内容:
1、改变居住房间的形状;
2、扩大起居空间;
3、增加卧房数量;
4、改变房间的组合关系;
5、扩建、改建厨房和卫生间。
制约因素:住宅结构及设备管线;
设计方式:
(一)小开间结构的住宅可变性: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纵横墙混合承重;
4、曲折形空间的分隔;
(二)大开间结构的住宅可变性:
1、长方形平面;
2、缺角长方形平面;
(三)框架结构住宅可变性:
1、方形框架柱;
2、异形框架柱;
(四)厨卫布臵的灵活性;
(五)套型的远、近期结合;
(六)、套型的弹性扩建;
(七)‘空壳式’住宅;
(八)住宅多步完善式。